
2021年冬日筆記
終於在2022年的11月寫到了2022年的年初紀錄。
這陣子真的忙到快被鬼抓了XDDDDDD
瞎忙、白忙、也有認真忙,全兜在一塊。
終於擠出一些時間回到這個園地。
趕緊硬擠出一篇。
2022年1月15日,因為老哥很想拍攝梅花,所以再度來到梅山公園。
滿山盛開的梅花,還真的有梅花清香。
又拍了好幾張照片。
梅山公園的文學之路。
有人把布袋戲偶拿出來當拍攝道具。
以戲偶為主角的梅花照片。
離開梅山公園前來張合影。
這次去梅山公園是走一般道路,經過竹崎。
我們就順道來到阿里山鐵道的竹崎車站。
這個鐵道就是阿里山鐵道的鐵軌。
當時已經傍晚,夕陽下的竹崎車站。
這個竹崎車站應該才剛整修完畢沒多久。
整個車站建築很新。
候車室也顯得很新,乾乾淨淨。
因為阿里山鐵道的車班就很少,所以大多候車室都是空蕩蕩的吧。
會來的大多是觀光客。
就由丸子本人來充當乘客。
正在候車的遊客。
寫著竹崎車站前後兩站站名的告示牌。
告示牌旁邊另一個牌子,寫著海拔的高度。整個很有感覺。
附近讓阿里山火車通過的鐵道橋
在科技進步的現代,這種田園景觀卻是吸引觀光客停下腳步好好欣賞的風景。
結果,隔天1月16日,丸子又帶著爸媽來梅山公園。
因為爸媽也很想來看梅花。
就是彎彎曲曲的賞花小徑,對爸媽來說走路會比較吃力。
聽朋友說,鹽水永成戲院有很特別的活動,於是在1月23日這天跟家人回到好久不見的家鄉。
鹽水的鬧區,也多了一些造景,居然是燈光噴泉。
全家來到永成戲院,還得登記排隊進入。為何這麼熱門,因為有個活動。
2022年的月津港燈節,首次與日本teamLab團隊進駐永成戲院,透過電腦科技,將民眾手繪的海洋生物圖,游進水族館。

分別畫了小美人魚及小丸子,透過掃描,就由游進了水族館。
有影音作為紀錄
走出永成戲院,已是傍晚,徒步到月津港燈節園區。
兒時的鄉村景色,讓老爸也以背後的家族老房子為背景拍一張。
夜晚了,市區廣場的噴泉造景。
夜深才有的燈光效果。
爸媽留在老家休息,我們開啟火力全開的遊客行程。
從小在鹽水長大的丸子,居然不知道原來有鹽水車站。
原來這裡是以前的糖廠車站。
鹽水車站也是燈節裝置藝術的一區。
有聲光演出。
老樹、廢墟都成了燈節布置的素材。
燈光打下來,就變成另一種特效風貌。
第一次駐足此處,很有新鮮感。
徒步到附近的區域。半個鹽水城都成了月津港燈節的園區了。
回到主燈區,這裡的布景,每年大同小異。但每年這處的元宵風情都還是會讓人拍照留念。
河灣上佈上燈飾,平靜的河面上燈飾的倒影,有著更豐富的畫面。
今年的主燈區裝置藝術。
跑了半個鹽水老城,這樣的腳程,有運動到了。
春節前夕,學校放假。特地到當時非常熱門的菁寮老街。
丸子去的那天剛好是平日,又下雨。
老街空蕩蕩,只有些許遊客,很適合漫步。
咦?此處不就是【俗女養成記】陳嘉玲的老家嗎?
其實拍照的當下,丸子尚未看過俗女養成記。只知道菁寮老街因為這部戲大紅,每逢假日就是爆多遊客慕名而來。
但是,最近丸子才剛看完這部戲,所以特別有感覺。
順著指標,就來到陳嘉玲一家人生活的老家。
這裡就是陳家人生活的老厝。
時隔將近一年,現在的丸子來看這些照片,彷彿重新到訪般的興奮。
這是嘉玲父母親的房間。
這是女主角陳嘉玲的房間。
這監事陳嘉玲阿嬤的房間。
這間廚房不僅是廚房,是在劇中發生了許多生活點滴的場所。
這個飯廳也是有看過俗女的觀眾很熟悉的劇場。
陳家是開中藥
這裡是大廳。
在拍照地當時,完全沒什麼感覺,現在來看,每一個場景都讓丸子很興奮。
這裡也有商店。
不過,因為是平日,所以有的商鋪沒開。
後來丸子在這間誠實商店投了錢,有了一筆小額消費,買了麥芽餅。
接著,回到嘉義市,想說來看看一直想來看得花磚博物館。
人一直都很多。
各種花磚。
花磚的圖案,有忠孝節義的故事,也有外國風景。
這一對孔雀,有著福氣的諧音。
剛好花磚博物館的館長親臨現場。
擔任解說。
丸子很認真地聽解說。
也有人買了館長著作【重返花磚時光】的書,來讓他簽名。
事實上,當時丸子也才在沒多久前買了這本書,但沒料到會在花磚博物館遇到館長,所以就跟館內借了同本書來跟館長拍照。
館長特別提出幾個大家族宅第的花磚,分別說出這些花磚圖案的意思。
這個四片藍色葉子的花磚,館長說是在雲林的鄧麗君住處發現到的。
丸子特地拍照下來。
爬上二樓,又是另一種展覽景觀。
呈現古時有錢人家中的花磚裝飾。
家具也鑲著花磚。
鏡框、桌面、床面都有花磚
這張骨董床有著花磚的裝飾,也太漂亮了。
真是有錢人家的床榻呀。
靠近臨路窗邊的小房間,有放映著花磚的故事。
寫著搶救古花磚的過程。
每把椅子都鑲有花磚。
從閣樓走下來。
這個掛在牆上的花磚裝飾就是戰利品。
自從閱讀了這本館長寫的【重返花磚時光】。
就有一陣子很沉迷花磚的商品。
順便附帶一提,國民黨頒發模範婆媳的捲軸。
這篇日誌,前後隔了一段時間才完成,因為中間發生了丸子的iphone手機照片傳輸到電腦有些問題,拖了一些時間,終於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