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鹽水月之光城(2019.12.8)
多事之秋的2020年,也已經到了11月。
丸子轉換跑到也已經過了大半年,忙碌的生活,還是會擠出一些時間來經營自己的部落格。
希望能早點完成2019年的生活紀錄。
2019年的12月,耳聞故鄉鹽水有新的活動,叫做【月之光城】。
據說台南市文化局為擴大鹽水月津港燈節效益,策劃「月之美術館」計畫。
因月津港自2010年首辦燈會,2012年起擴大在鹽水月津港周邊舉辦「月津港燈節」,8年活動迄今已累積超過450萬人次參觀,這這個「月之美術館」計畫,就是要讓「月津港燈節」品牌效益延伸到全年,為鹽水文化觀光發展帶來更長久深遠的效益。
因此,12月8日這天,我們臨時起意,就到鹽水瞧一瞧這個藝術活動。
「月之美術館2019 秋季展」以鹽水富有歷史人文氣息的老街巷弄為主場,邀請5組藝術團隊,在鹽水中正路巴洛克街面、中山路月津故事館、連成巷、一銀巷、王爺廟巷及魚鱗巷,融合地方元素創作6組精彩藝術裝置,分別為《登月計畫-津津十五號》、《成長是一棵流光樹》、《光陰使者》、《連成兔行》、《Kira kira》、《穿梭王爺廟巷的時光記憶》。
原本僅是滄桑的小鎮老街巷弄,多了許多充滿童趣的藝術裝置。
吸引遊客前來。
鏡頭前愛作怪的小恒弟。
這面牆多了好多小兔
這些充滿童趣的巧思,讓小朋友流連忘返。
手機相機快門按不停。
每個角落都不能忽視,一處角落一處驚奇。
芊芊也拿起相機不停地拍照。
繼續往巷弄裡挖寶。
處處有巧思。
不只是牆沿,連電表箱都有可愛的兔子來光臨。
真的是處處有驚奇。
原本平淡無奇的普通人家,因有兔子來造訪,讓人流連忘返。
喜歡兔子的遊客一定會花轟。
這隻紅黃顏色的兔子,乍看是不是維尼熊。姑且取名維尼兔。
這處巷弄裡的廢墟,因有兔子的盤踞,變得奇貨可居(好像弄錯成語XD)。
大家搶著拍照。
短短的鹽水連成巷,小時候經常來這邊玩的小巷弄,我們在這裡停留了很久。
簡直走不開
第一次很認真地找尋每戶人家的電表箱
有了這一批群兔來訪,讓不太起眼的老街巷弄,充滿了童趣又驚奇的氛圍。
台灣漢詩上躲著一隻圍巾小兔。
這裡有著鹿港文人巷橋的老時代建築。
現代裝置藝術與舊時代氛圍的交織,很特別的感覺。
我們暫時離開【連成兔行】的裝置藝術區。
緊接著下一個奇幻旅程
叫做《穿梭王爺廟巷的時光記憶》。
每一處都有些不經意的小巧思。
若說剛剛的【連成兔行】有著令人吸睛的現代感與舊時代感的文化衝撞
此處的藝術裝置,有著毫無違和感的融合交織。
走出王爺廟巷,天色已暗。
夕陽下來到了丸子曾就讀的母慰幼稚園。
幼稚園早已收起來。
當時的幼稚園老師全是天主教神父及修女。
這處天主教教堂中西合併,曾經有新聞及雜誌的介紹。
沒多久,天暗下來。
結束懷舊之旅,再度開始尋寶之旅。
這處的主題是《成長是一棵流光樹》
很多彩的夜世界。
在這個螢光下,手上的指甲也發亮。
【流光樹下】的流光手。
這些裝置藝術真的是月津港燈節前的暖身賽的概念。
又回到了這裡,打燈下的視覺效果跟白天的感覺大不同。
離開這個充滿童趣浪漫的連成巷。
接著,下一個奇幻旅程是這一站。
《登月計畫-津津十五號》。
像是一艘直衝月球的火箭號。
走上樓梯上艦。因為有人數及身高的限制,很可惜小恒弟無法上梯。
有懼高症的人大概無法走這種臨時搭蓋的階梯。
對年紀太小的小朋友也很危險。
所以有身高的限制是必要的。
爬到最高處,像是一個火箭艙。
從至高點往下看,鹽水老鎮,遠方是八角樓。
來張自拍照。
就結束了這天浪漫童趣的奇幻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