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夏西班牙旅遊(2019.7.6-16)第六天
轉眼間來到了中秋節,中秋連假過後即是開學日,忙碌前的最後一個假日,把握時間趕一篇遊記出來。
已經寫了幾篇西班牙遊記,真心覺得每一篇都很花時間。因為每一個景點都很需要交代一番,無法敷衍帶過。
每次告訴自己,不要放那麼多照片上來,打字會很酸。
但偏偏每一張照片都像是明信片般,無法割捨。
所以,這一天不知不覺又放了N張照片了。
趕緊寫吧,隔天就要開學了,預料很多事情可忙了。
第六天的早上。昨晚還是很悶熱的哥多華,早上起來是很舒爽的溫度,大約二十多度。
這間飯店的早餐很精緻。
吃完早餐,出發走行程。
今天我們來到塞維亞城。
此處的景點是城市之傘。
這個很像蘑菇造型的城市之傘,據說是西班牙最大的木建築,是2004年德國建築師為塞維亞設計的「新標誌性建築」。
但建造完成後卻被塞維亞人認為大而不當,浪費納稅錢。
在這個天傘下來張紀念照。
大家拍完照就上車了。
塞維亞Sevilla是西班牙第四大的城市。也是西班牙安達魯西亞自治區的首府。
在歷史上,這一座城市先後被西哥德人和摩爾人所佔領統治著。
在摩爾人統治期間,塞維亞也曾經是摩爾王朝的首都,在摩爾人統治下讓這座城市第一次達到顛峰的黃金歲月。
所以至今在塞維亞都還可以看見許多過去摩爾王朝留下的回教風格建築。
直到1248年費多南三世才收復塞維亞的領土,讓這座城市回到天主教的懷抱。
我們第二站是西班牙廣場。
外觀看起來普通,但進去後則是令人驚豔的另一個風華世界。
西班牙廣場的建立是為了舉辦當時1929年拉丁美洲博覽會所設計營造而成的。
從1911年開始建造,歷經八年才完工。之後又新建了博物館和劇院等建築。
整體來說是一座半圓形的劇場風格建築。
在主建築中心的左右各有一座高聳挺立的塔樓,據說是象徵代表天主教雙王伊麗莎白女王和費南度國王。
我們是中午前來參觀,所以主建築雖然看來壯觀宏偉,但是大部分建築少了日光隱沒在陰影裡。
聽說下午來拍照效果比較好。
西班牙廣場呈現巨大的半圓形。
半圓形尾端的兩邊高塔中,是希臘式迴廊建築。
仔細看,迴廊上頭的天花板是木頭製的,很有異文化風格。
當時的建築師結合文藝復興及塞維亞的道地元素設計整座廣場。
使用裸磚、陶瓷和鍛鐵等材料裝飾。
文藝復興風格又有伊斯蘭元素,讓西班牙廣場建築藝術很具有多元美感。
其中讓丸子印象最深的就是這些壁龕。
這些壁龕是這個西班牙廣場的亮點。
每個代表西班牙不同的省份。
每個壁龕都以彩繪拼貼來呈現該省份的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以及最具代表的歷史故事。
壁龕上面會有具代表性的人物雕像。
這顆頭是哥倫布。
下面的壁龕上的歷史故事就是敘述著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雖然他生前自始自終都以為是印度),光榮回國謁見西班牙雙王的故事。
這麼美麗的壁龕,來張照片吧。
這樣感覺走入西班牙的歷史情境中。
在這麼美麗的藝術廣場,即使烈日當頭也要來入鏡。
拍一張當然不夠,開始了多張寫真照。
戴著帽子太暗了。
脫帽再來一張。
站在連接廣場的橋上
拍了很多張。
美肌自拍一張。
導遊Mandy說,來一張全體大合照。
我們這一團的團員都相處融洽。
和樂融融的大合照。
要來離開了,看到樓梯至天花板的風格,很有異文化的FU。
這個樓梯、天花板都有濃烈的異文化特色風格,融合不突兀。
充滿巧妙的融合之美。
丸子真的很喜歡如此不同文化的衝突下產生的美感。
而此時此刻的塞維亞溫度居然已經40度。
丸子驚覺,寫到這裡,才占這篇遊記長度的四分之一@@”
要撐住呀!!!!!!!<—————這句話要說給看官們,也是要說給已經打到手痠的自己聽XDDDDD
今天的午餐是在這個鬥牛場附近的餐廳。
從鬥牛場旁邊的街道走進去。
是一間鬥牛元素的餐廳。
這些鬥牛頭是標本???
站在這群鬥牛頭下,其實也蠻驚悚的。
準備用餐。
今天的主餐是牛尾餐。
牛的尾巴,恩恩……..盡量不要想食材的來源,吃了就沒事。
其實調理的不錯吃。
吃飽後,要離開餐廳。
在地導遊來接我們到下個景點。
結果,在這個馬路口,我們的團員慘遭扒手襲擊。
幸好被在地導遊發現,遏止對方,並追去拍照存證。
然後…….這個過程,有個團員小朋友還直喊:打他打他!!!!
有這麼刺激就對了XD
雖然行前就知道西班牙扒手多且很氾濫,但是真沒想到此行就遭遇多位扒手襲擊。
塞維亞城的輕軌電車。
繼續往前走。
此時的40度烈日,已經讓我們汗流夾唄。
這一站景點是塞維亞大教堂。
塞維亞的大教堂位於舊城區的中心,原本是回教的清真寺,後來因為損毀嚴重,天主教統治時期教會決定重建一座更大更能彰顯天主教勢力的教堂,所以才誕生這座長140公尺寬160公尺世界上第三大的教堂。僅次於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和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
目前比較完整的回教建築僅剩這個宣禮塔。
參觀完大教堂後就會登上這個塔。
丸子根本沒預料原來爬上這個高塔會讓人半條命都沒了XDDDD
我們先參觀大教堂。大教堂的入口有個鱷魚木雕。
導遊有說明,但是此時此刻的丸子早忘了這隻鱷魚是怎麼回事XDDDD
要進來參觀囉。
據說塞維亞大教堂歷經了一世紀的興建,融合了多種的建築風格。
原本為哥德式風格的大教堂,中央圓頂坍塌之後,建築風格轉為文藝復興風格。
加上由昔日清真寺宣禮塔(拜喚塔)改建而成的摩爾式希拉達塔。
以及回教徒入內祈禱前淨身的橘子庭園,多樣的建築時期風格都讓這座大教堂擁有看多的可看性。
導遊特別花時間說明這群雕像。
但是丸子已經忘了導遊的說明。
只好請出古歌大神。
教堂內立一處吸晴的景點是面對大門的哥倫布靈柩。
這位偉大的大航海家原本下葬於古巴的哈瓦納,古巴獨立以後,將靈柩從聖地牙哥遷回此地。今日我們看到的靈柩完工於1902年。其四周扶棺者分別代表哥倫布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四大國王──卡斯提亞,萊昂,阿拉崗以及納瓦拉四位國王。
這個人拿著船槳(看起來像)
這個人拿著長戟插進石榴???
還有幾天前托雷多大教堂裡頭同樣的聖經故事壁畫。
教堂的中央圓頂高42公尺,下方的主禮拜堂中坐落著大教堂的鎮殿之寶──祭壇屏風。
這座堪稱全世界最大的祭壇屏風耗時80多年才完工。
上頭裝飾了超過1000位的聖經人物雕像,其精雕的功力和金碧輝煌的設計都令人讚嘆不已。
很多人聚精會神地拍照。
主教石棺
主教的聖服。
各種聖畫。
大型彩繪玻璃裝飾。
這張照片重點是右邊的一個黑箱。
這個黑箱據說是投錢可以招來姻緣。
果真有人投錢,希望能心想事成。
接著,要來爬喚拜樓。
爬著爬著,隨著窗外的景色廣度越廣,氣也越來越喘。
實在是太喘,先停在鐘樓的大窗戶邊,來張網美照,稍作休息。
還可以跟台灣的兒子來個視訊。
窗外的塞維亞大教堂。
此時還沒居高臨下,卻已經氣喘吁吁。
在覺得自己半條命快沒的當下,外頭的景觀也越來越有可看性。
終於攻頂了。
也看到塞維亞城市的全貌。
此時此刻,只能貼在牆上,望著塔上的銅鐘。
這座摩爾式風格的回教鐘塔始建於西元1184年,經歷了12年的時間才完成。14世紀天主教政權取回統治權後,將鐘塔的圓頂改成教堂式的尖塔。在塔頂的四周可以盡情欣賞整個塞維亞的風貌,
喘到不行的網美照XD
但是看到同團的八十多歲的長輩早已攻頂,只能汗顏呀。
要來下樓了。
羅小魚說,請看鏡頭。
走出大教堂,導遊帶我們繼續往街道裡走。
這時,巷弄越來越窄。
在窄巷照一張。
這個窄巷有點像鹿港的摸乳巷。
頂著四十度高溫的太陽,導遊繼續帶我們往前走。
在歷經過爬上高樓虛脫一次後,此時此刻,我們只感覺腿軟了。
這個公園是紀念西班牙天主雙王時代的大航海政策。
鏡頭拉近拍一張,那颼船寫著「伊莎貝爾」(女王)。
這時候早已感覺全身虛脫了,趕緊跑進停在遠方的遊覽車。
回到冷氣車上,這時才有空喝礦泉水,才有空撥一下早已溼透的亂髮。
有感覺全身狼狽又疲憊。
要調整好透支的體力,就是………..倒頭就睡。
剛好,從塞維亞前往隆達山城,有將近三個小時的車程。
丸子只記得,這三個小時,根本就是昏迷的狀態。
等到丸子清醒後,已經來到氣候涼爽的隆達。
隆達據說是鬥牛的發源地。
我們今晚的旅館是在隆達的鬧區。
放完行李後,就到鬧區的商店逛逛,首先先去買明信片。
因為剛剛的塞維亞,沒有時間買明信片,所以就決定先買明信片,寫好黏妥郵票,隨時備戰(密集的行程中尋找郵筒)。
當然也有買其他的戰利品。
今天的晚餐是在一處居高臨下的餐廳用餐。
位置很好,燈光美氣氛佳的餐廳。
今天的晚餐是馬拉加鴨肉風味餐。
吃飽後,到戶外看風景。
不看還好,一看腿軟。
原來我們是位在如此的高山懸崖上。
導遊說,先別急著拍照,要帶我們去買東西。
是一間賣著保養品商店。
丸子在這裡也買了頸紋霜。
大家一起算退稅。
買完貨之後,我們到對面的公園。
再度來到令人腿軟的懸崖邊。懸崖上正是我們剛剛用餐的餐廳。
有懼高症的羅小魚很勉強自己拍照。
另一頭的懸崖。
往山下拍照。真的會腿軟。
但是夕陽下的高崖景觀很美。
我們繼續往崖邊走。
隆達果真是山城,位於高崖上的城鎮。
這個時候的光線是最適合拍照。
走著走著就看到了隔天要參觀的景點-新橋。
因為羅小魚有事先查地圖,發現徒步就能來到新橋。
往下看深不見底的新橋真是壯觀。
原本有些懼高症,但沿途看多了懸崖景觀,似乎比較適應。
此時,突然打燈。
真是令人驚喜。
可以看到新橋的夜景。
隆達的鬧區
我們走上新橋。
丸子的後方是隆達的舊城區。
往下望,是各種庭園餐廳。
懸崖下真是深不見底。
這麼壯觀的美景
百看不厭。
拍一段影音。
看夠了,都已經十點了,該回旅館了。
照片中是位於山城隆達的國民旅館。但不是我們今晚下榻的飯店。
剛剛走來的隆達廣場已是呈現華燈高照的夜景。
街道上有桌椅擺出
我們徒步回旅館。
我們今晚的旅館,位於鬧區。
今晚的飯店地點很好,丸子很滿意。
終於在半夜又趕出了一篇。
也為耐心地看到這裡的朋友們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