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俄羅斯遊記終於快完成了。這陣子開學了,開始忙了,好幾次偷懶想放棄完成遊記。
所以這一篇網誌根本是逼自己完成,當初寫網誌的熱情,在發現其實是個繁重的大工程後,早已降溫…..XD

不過,真的快寫完了,證明丸子還是有始有終的。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第八天早晨,神清氣爽地漫步在鄉村旅館裡。享受晨曦,呼吸新鮮空氣。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早上先參觀專門監禁失寵的后妃的「祈禱修道院」。
進艾爾菲米男子修道院前,隔著卡緬卡河,對岸是「祈禱修道院」。
祈禱修道院是古代俄羅斯沙皇的冷宮,專門監禁失寵的后妃,又名女子修道院。
祈禱修道院最初建於1364年,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這座修築了白色矮牆的修道院。
16世紀時,伊凡三世的元配所羅門妮亞,因不孕被冷落,被送到祈禱修道院來渡其餘生,此後俄羅斯的沙皇們,紛紛利用這座修道院來軟禁那些失去他們歡心的妻子,伊凡四世及彼得大帝的王妃也都不例外地被送來這座修道院了結殘生。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這處男子修道院是當地最大的修道院,於1352年由當時備受尊崇的修道院長艾爾菲米斯基所建,並以他的名字命名。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基督變容大教堂」,洋蔥頭是金色與草綠色。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來合照一張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這座鐘塔每日整點皆會有傳統的敲鐘表演,大夥兒等著聆聽。
據說這鐘塔是為了紀念沙皇恐怖伊凡所建。敲鐘表演真的很好聽,徐徐微風伴隨著優美的鐘聲,心曠神怡。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蘇茲達里民城鎮的民宅,有精緻的雕花窗框。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有戶民宅前擺了超大俄羅斯娃娃。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悠閒散步在田間河畔上,遠處盡是洋蔥教堂美景心情令人無比愜意。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蘇茲達里的克里姆林宮裡的「聖母誕生大教堂」。
前幾篇有談到,克里姆林宮的意思就是「城堡」,是每個俄羅斯城鎮的行政中心。「聖母誕生大教堂」有1大4小五個藍色洋蔥頭,外面的白牆已經斑駁,洋蔥頭的顏色也藍中滲銹,跟昨天聖三一修道院的聖母教堂比起來,這個更像是飽經歲月摧殘的文化遺產哩。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斑駁的教堂外觀,裡面可是金碧輝煌。教堂外舊舊的,裡面可是美得很,像一大串葡萄垂曳而下的大吊燈,高達五層的聖像屏,金碧輝煌更勝於聖三一的聖母教堂。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教堂內著名的黃金門,金銅彩繪聖經的故事。彩繪主題涵蓋耶穌基督、聖母、大天使及俄羅斯各個大公的故事。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東正教教士為了教堂募款來表演聖歌吟唱,很好聽。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今天的午餐在一戶俄羅斯家庭用餐,這可是華友旅行社才有的特別行程哦。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小女孩演奏鋼琴。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跟漂亮的女主人拍照。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飯後,我們參觀木建築博物館。
俄羅斯政府將地區內保存完善與精美的木造建築,移往卡緬卡河畔的空地,建立了一座戶外的木建築博物館。所展示的都是整座的木製建築物,包括:教堂、農舍、民房、穀倉、水井、風車等等。還原了18世紀的農村生活風貌。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裡面最大間的教堂。
這些建築物都是從蘇茲達里附近的村莊遷移到此,而最大的特色則是因建築物以接榫和合的技術,構成在木頭的地方,看不見任何一根釘子。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這對夫婦演唱民謠,很好聽。我們還買了錄製他們歌唱的CD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參觀第二個金環城市-「弗拉基米爾」的黃金門。
弗拉基米爾城市位於莫斯科東北,是一個比莫斯科還要古老的都市,被視為俄羅斯的起源地之一。
始建於1108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在此建城,城市便以他的名字而命名。
但這位「弗拉基米爾」大公並不是當初把東正教立為國教的那位「弗拉基米爾」,而是跟他有遠親關係。
照片上的城門就是12世紀建築的黃金門,城門上有著耶穌的畫像。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聖母升天大教堂。
市區內最古老的建築,首推於1160年所建的「聖母升天大教堂」(1185-1189年改建),也是俄羅斯現存最古老的教堂。由安德烈大公所建,在12到15世紀期間所有沙皇都在此進行加冕。 13世紀時,教堂因韃靼入侵而遭到嚴重破壞,18世紀彼得大帝在位時期修復,現仍保存了12、15、18世紀留下的彩色壁畫,其中又以15世紀畫作的收藏最為豐富。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德米特里教堂的建材是弗拉蒂米爾區特產的石材,質地堅硬,色澤柔和,號稱為無色的人工寶石。整座教堂的外牆都刻滿了精細的浮雕,總計有1000幅以上的作品,雕刻的主題包含了聖經故事、希臘神話故事、歷史故事及歷代俄羅斯大公的事蹟。聖經故事部分,最著名是大衛王的事蹟;西邊的牆上刻有大力士參孫的故事,南邊的牆上雕刻了亞歷山大大帝的事蹟。北邊牆上則雕刻建造人弗拉蒂米爾大公威西瓦羅德的事蹟。除此之外,還雕刻了各種有趣的鳥獸、動物、植物的圖案,以及日常生活及狩獵的情景。某些雕刻的圖紋,現今仍無法解讀,充滿人神化的色彩,這也是東正教傳入俄羅斯後,曾與原始多神教結合的事證。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最中間的雕刻是聖經故事中的大衛王。
其實俄羅斯東正教藝術特色,有別於佈滿雕刻藝術的天主教教堂藝術,以多色彩的聖像畫為主,雕刻藝術很少。所以這座佈滿雕刻的教堂,相較於一般傳統的俄羅斯東正教藝術,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在這間教堂前導遊蓮娜講解東正教十字架。
前天丸子問蓮娜有關東正教十字架形狀有什麼含意。蓮娜思索一天,決定在這間教堂前說明。照片上的十字架有明顯的橢圓形,是屬於少見的十字架。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照片上兩種十字架居多,尤其以右邊的十字架形狀為大眾。
我們印象中,有聖母瑪麗亞雕像的十字架是天主教系統。單純兩橫桿的十字架則不管在那種基督教系統的地方都能看到。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這種十字架形狀為俄羅斯東正教的特色。
這種十字架上方有一處平行略短的橫杆,下方有一處傾斜的橫杆,或彎彎的新月。
上面的橫杆,代表聖經上記載的當年耶穌被控的罪狀牌,底下的橫杆,有一說是代表十字架的腳踏位。
另一說則是,當年耶穌被架上十字架上準備被行刑時,耶穌兩旁也各有一個罪犯被釘在十字架。
圖片上十字架下方斜橫杆,左邊是往上,右邊往下。
左邊往上傾,是意指當年在耶穌的右邊的罪犯,相信耶穌為上帝之子,所以死後能上天堂。
右邊往下傾,則意指當年在耶穌左邊的罪犯嘲笑耶穌的「上帝之子」、「救世主」言論,而無法上天堂。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離開佛拉幾米爾後,巴士載我們行走十分顛坡的森林小路。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今晚我們在這個很獨特的「獵人之家」享用晚餐。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俄國烤肉串+鄉村新鮮蘑菇+紅菜湯+伏特加酒的熱情俄國風味晚宴。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邊吃晚餐邊看表演。很愉快的晚餐。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大家在這「獵人之家」合照。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晚歸,夕陽西下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蘇茲達里、佛拉幾米爾(2010.7.20)
俄羅斯的晚霞(其實已經晚上了)

剩最後一篇,加油,快完成了。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