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丸子總覺得越寫就越寫不完,因為越寫就越多(繼續碎碎念中….)。

7月15日吃完午餐後,走出餐廳,河岸對面就是「浴血教堂」。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其實當我們走到當天的午餐餐廳時,就對一座非常可愛的教堂大聲尖叫,因為我們的餐廳就面對這做「浴血教堂」。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這座教堂的全名是「基督復活大教堂」,但廣為人知的另一個名稱為「血之救世主教堂」,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實際上,它的造型鮮豔多彩,一點也沒有宗教沉重的感覺,常常讓人聯想起紅場上的聖瓦西里教堂。
1881年3月1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Alexander II)在這個地點被暗殺,而他的繼任者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決定建一座教堂永遠紀念這個事件,於是從1883年開始興建基督復活大教堂。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可愛的洋蔥頭圓頂,當場就想唱起:娃娃國娃娃兵,金髮藍眼睛。丸子非常喜歡這座教堂。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這座教堂是傳統的俄羅斯東正教式的建築。亞歷山大三世堅持以17世紀傳統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的形式為藍本,建築師抱著空前謹慎的心理接任工作,一來是因這座建築具高度紀念意義,二來是沙皇遇刺的地點緊鄰運河,如何打造一幢巨型建築難度甚高。整幢建築就在克服重重困難的艱辛下費時了24年,直到1907年才宣告竣工。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這個基督釘上十字架的圖像是以馬賽克拼磚方式完成的。雖然我們沒有進去教堂裡,但是據說裡面的聖像畫都以精美的馬賽克拼磚塑成。真是可惜呀。強烈建議華友旅行社往後要安排這座教堂的入內參觀行程。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途中,看到一對對新郎新娘。夏日是俄羅斯結婚的旺季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到處都可見成對的新郎新娘。

接著在炎熱的中午,我們參觀彼得保羅要塞以及作為歷代沙皇陵寢的彼德保羅大教堂。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彼得保羅要塞於1703年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做為俄國對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地。彼德保羅大教堂是要塞中最華麗的建築物,也是聖彼得堡作為首都的200年期間成為歷代皇室陵寢的所在地。教堂上頂端又細又長的金色尖塔,在聖彼得堡市內的每個地方只要抬頭都見得到。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尼古拉二世石棺。尼古拉二世(1868-1918)是帝俄羅曼諾夫王朝的末代皇帝。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尼古拉二世在蘇聯時期被形容成殘暴嗜血的沙皇。但是事實上,尼古拉二世篤信宗教、喜交朋友、為人溫文儒雅、有禮又精通多國語言,知識也很廣博,在兒女眼中是位好父親、亦是疼愛皇后的好丈夫,但這些長處無助於讓他成為好皇帝。這種柔弱個性的沙皇,如何無法統治沈屙已久、積弊叢生的大帝國?面對歷經日俄戰爭、世界第一次大戰而動盪不安的社會,他成為懦弱無能的領導。更成為革命成功後的布爾什維克黨所污名的殘暴君王。
退位後的隔年,1918年7月,尼古拉二世家族被看管他們的布爾什維克秘密警察趕到地下室,使用機關槍掃射集體處決。
1998年尼古拉及其家人屍骨獲准歸葬聖彼得保羅教堂沙皇墓室,歸葬儀式肅穆隆重,葉爾欽總統代表俄國政府向尼古拉棺木行禮致意。俄國總統的行禮,似乎表示著俄國對尼古拉有所虧欠。2000年,尼古拉二世家族被俄羅斯東正教會追封為殉教聖徒。2008年10月1日,俄羅斯最高法院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布他的家族是蘇聯鎮壓下的受害者。此舉算是還給這位悲情的帝王及其家族的一個公道。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歷代32位沙皇的石棺都在這所教堂,大多是每個家族隔成一區安置。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富麗堂皇的教堂內部。教堂的內部是巴洛可風,富麗堂皇的令人驚豔!淡綠色基調的牆壁及天花板上,繪著色彩鮮艷的壁畫及圖案;鑲著核桃木的墨綠色大理石柱,輝煌燦爛的水晶燭台大吊燈及金色的雕飾,怎麼看都不像是沙皇陵寢。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彼得大帝的石棺。石棺另一方有大帝的肖像。石棺最前面用俄文寫著「Peter I 」。

接著….很愛古人的八卦的丸子再度來碎碎念囉…..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這石棺旁有豎立畫像,是亞歷山大三世皇后,此處最後一位安葬的人。
在俄國被稱為「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1847-1928),是亞歷山大三世的皇后、尼古拉二世的母親。原是丹麥公主,於1866年嫁給亞歷山大三世,1917年10月革命後,早兒子尼古拉二世逃離俄國,免於滅門之災。1928年逝世後,葬於丹麥的哥本哈根。2006年移葬於這個安葬俄國王是的保羅大教堂,成為最後一位安葬在聖保羅大教堂的羅曼諾夫皇室的人。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亞歷山大三世的皇后,是位美女皇后。原是丹麥的德格瑪公主。少女時代,因其貌美而聲名遠播,歐洲各國皇室競相提親。德格瑪公主後來被丹麥國王作主許配給當時是俄國皇太子、亞歷山大三世兄長尼古拉大公。可惜未婚夫尼古拉大公無緣與之結為連理,不久即因病早逝。倒是胞弟亞歷山大三世好福份,不僅幸運地成為皇太子,也接娶了長兄的未婚妻。再加上其在位時期,未與鄰國發生戰生,亦未派兵至國外,使俄國享受了短暫的和平(相較之下,兒子尼古拉二世的遭遇跟老爸真是天壤之別)。亞歷山大三世皇后在當時俄國社會也頗得民心。
因為擁有這位貌美的皇后,亞歷山大三世忠於皇后,熱愛家庭,是歷代唯一未有寵妾的沙皇。所以隔了七十多年後,丹麥、俄國政府決定把皇后棺木遷葬至這教堂的亞歷山大三世陵寢旁,讓這對恩愛的沙皇夫婦相伴長眠。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羅曼諾夫王朝歷代皇帝。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俄國三百多年,是俄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在該王朝時期,俄國由東歐一個閉塞的小國擴展為世界範圍的強國之一。但皇朝的18位皇帝,卻有多位死於非命。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離開時,看到一群俄羅斯人正在享受日光浴。據導遊說,俄羅斯大半年冰天雪地,俄羅斯人要把握短短的兩個月夏天,一次享足曬太陽的樂趣。話說丸子已經被這邊酷熱的太陽曬得頭昏眼花了,在悶熱的遊覽車上,目視那群曬得怡然自得的俄羅斯人,只會讓丸子覺得更熱呀。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彼得大帝銅像,位於「12月革命廣場」。 「12月黨人廣場」的由來。19世紀初歐洲掀起民主狂潮,這股自由風氣也吹近俄羅斯。在1825年亞歷山大一世死後,因無子嗣可傳,皇位理應由大帝君士坦丁繼任。但君士坦丁因與非皇室子女結婚,喪失繼承權,皇位便授與尼古拉。這些少壯派軍人藉著支持君士坦丁,拒絕向尼古拉一世效忠。12月13日,他們群聚在這座彼得大帝銅像前高喊:「君士坦丁!」。這個口號有兩種含意,一為支持君士坦丁接任沙皇;另一種含意,也是他們真正重視的含意,則是要求立憲,因為「君士坦丁」與「憲法」的俄文發音十分相似。尼古拉派兵鎮壓,史稱「12月黨人事件」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坐騎踩著一條象徵瑞典的巨蛇,意味打敗當年的瑞典強國。彼得大帝騎在雙蹄騰空的駿馬背上,馬的右後蹄踩著一條象徵邪惡的巨蛇,表彰彼得在征戰20多年後,終於擊敗北方惡魔瑞典並佔領聖彼得堡,開通了俄羅斯通往歐洲的門戶。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手指著波羅的海,意味著開通俄羅斯通往歐洲的門戶。

立在這個紀念「12月黨人事件」的廣場上的騎馬銅像,是1782年凱薩琳大帝為了向彼得大帝致敬,特命法國雕刻家鑄造,銅像的鑄造時間超過12年,堪稱是一大壯舉,單是銅像基座的花崗岩塊便重達1625公噸,特從芬蘭運送過來。更甚者,這麼重的銅像只有三個著力點支撐哦(兩隻腿及馬尾)。

不過比較引起丸子眾人興趣的是,很多新婚夫婦會繞著這座銅像走,因為聽說繞一圈就可以生出一個,繞兩圈生兩個。這是…什麼原理呀?@@ 但我們這團還是有某人趕緊去繞一圈哦。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遠方是聖彼得堡最大的「聖以薩大教堂」。

聖以薩大教堂,世界第三高的圓拱型建築物,也是聖彼得堡的象徵。與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倫敦的 / 聖保羅大教堂, 以及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並稱為世界四大教堂。雄偉壯觀的聖以薩克大教堂,每年將近90個不同的儀式在此舉行,最多可容納14000人,堪稱聖彼得堡最宏偉的教堂。這個教堂為了紀念彼得大帝的誕生,由於彼得大帝的生日也是聖人以薩克的祭祀節日,因此以聖以薩克為教堂命名。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整幢教堂共有112根柱子,全是以整塊花崗岩裁切雕刻打光而建成的(雖然照片看不太出來它的偉大XD)。內外裝飾共用掉400公斤的黃金,金光閃閃的大圓頂就是用100公斤的金箔貼成。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大教堂的內外部裝修更為考究,光黃金就用去400 公斤,僅穹形外部鍍金就耗費100 公斤。教堂內有許多鍍金的、青銅的和大理石雕塑,有多幅色彩炫麗的鑲嵌畫和宗教畫,還有用烏拉爾寶石和名貴孔雀石、天青石製作的藝術品作為裝飾。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以薩教堂的黄金圓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宗教畫。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內部仰望圓頂,被黃金天使,馬賽克聖像環繞的正中央是隻白色鴿子(最中心)。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聖以薩克教堂最引以為傲的寶物–「聖像屏」。東正教教堂內部一定會有照片中這種裝潢華麗的壁門,有人翻做「聖像屏」。聖像屏中間會有個門,象徵通往天堂之門。一般是地位比較高的教士才能進去,普通信徒只能在外面。據書描述,這座聖像屏是聖以薩克教堂最引以為傲的寶物。總共用了400公斤的黃金、16噸孔雀石、1000噸天藍礦石裝飾,高達3層的聖像屏上,有馬賽克製成的精緻聖像畫、孔雀石雕刻的聖像框柱、貼了金箔的天使雕像,中央的聖門更鑲以彩色玻璃拼花。以上的眼花撩亂的敘述,只是想形容丸子當下震驚於眼前教堂的壯觀的感受。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拜羅小魚的魯人功力,導遊額外帶我們來參觀「卡桑大教堂」。卡桑大教堂興建於1801年,花了10年才建造完成,他在建造之初是以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作為典範而設計的。這座教堂的特色是教堂外的北側建造了一座半圓弧形的列柱長廊,要進入教堂之前得先經過壯觀的此座教堂,顯得格外莊嚴。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跟聖彼得堡導遊Yana合影,因為今晚是在聖彼得堡的最後一晚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再度感謝羅小魚的魯人功力,我們又參觀這座可愛的「聖三一教堂」。其實…..離開卡桑大教堂後,當時丸子就很想上廁所。但是俄羅斯旅遊,如廁不太方便。公廁幾乎都要收費,但…重點是大多的公廁是流動型廁所,不是很衛生,而且也不是處處都有,實在不方便。丸子可是很努力地憋回飯店。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在聖彼得堡我們下榻的飯店,Holiday Inn 。

熱死人的俄羅斯行—-一大堆教堂啦@@(2010.7.15)
很乾淨的飯店哦,最重要的是房間有冷氣。

當天回飯店的時候是晚上將近九點,這可是這十天的俄羅斯旅遊最早回飯店的一天。因為此次旅行平均晚上回飯店的時間,平均是10點。累呀!@@

更多俄羅斯的照片及介紹,在丸子的無名相簿裡。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