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老王的國度巡禮(2005.1.15-24埃及之旅)之二
2023年6月13日的今天,繼續搶搬網誌!!!!
丸子,加油~~~~
————分隔頁————
為了寫這個三年前的埃及遊記,好幾個晚上,埃及神殿的歷史、遺址的由來等文字出現在丸子的夢裡,彷彿強迫丸子記下自己所找的資料與自己寫的東西。
第六天亞斯文
亞斯文(Aswan)位於尼羅河東岸,地處埃及和蘇丹的邊界,亞斯文南郊,也是尼羅河水路運輸的終點站,所有貨物必須在此卸貨,轉換為陸路運輸工具再運送到內陸,因為這個緣故,亞斯文成為通商貨物集散地,為商貿重鎮。
亞斯文水庫(納塞湖),阿布辛貝神廟的原址在這納塞湖下
一九六四年,由於埃及政府在尼羅河上游興建亞斯文水壩,導致尼羅河上游水域的水位上漲,包括阿布辛貝等在內的努比亞文化區,都將成為新的納塞湖的水下世界。為此,考古學家向國際社會發出緊急呼籲,希望拯救阿布辛貝的命運。
阿布辛貝神廟的拯救計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展開了一項史無前例,也是空前絕後的拯救計劃,成立了世界遺產組織,邀集了埃及、義大利、瑞典、德國及法國的考古工程學家共同努力,先建造一座圓壩,把阿布辛貝與高漲的湖水阻隔開來,再將整個神廟精密切割成將近兩千塊石塊,詳細登錄編號,每塊石頭重量由十噸到卅噸不等,然後整個往高處搬遷,在距原址高六十五公尺的山上,重建了一座中空的假山,在假山裡把阿布辛貝照原貌重新組合,耗時四年,花費美金四千萬,終於使阿布辛貝獲得重生。這個神廟的拯救計畫成了現今聯合國世界遺產組織設立的淵源。
四大巨像中間的太陽神神像
此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鬍子是直的沒捲,代表此是其生前就開始興建…
埃及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是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王,在位67年(公元前1279-1213)。他是那個時代裡最美女人們的配偶或情人,是四個女兒的丈夫,也是一百多個子嗣的父親;為了打造大帝國,積極地投入戰爭;他亦是從不疲憊的建造者,為了比美於興建最大金字塔的古夫王,大興土木,在埃及土地上建了許多至今仍吸引無數造訪者的壯麗紀念碑,特別是在上埃及阿布辛貝神廟,路克索神廟。
太陽神神像近照
腳下的雕像是他心愛的大老婆
其中一座巨像毀於一次的地震
神廟內有柱廊大廳、石室,刻滿描述拉美西斯二世戰績及對太陽神奉承的壁畫。
看到巨像腳下的人就知道這巨像有多大
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像
好大喜功的拉美西斯二世,一心想跟古王國時期興建最大金字塔的古夫王一較高下,興建了這舉世無雙的神廟。由於當時的埃及王國的疆土遍及現在的蘇丹(當時努比亞土著群聚區)等地,於是在離努比亞土著區(黑種人)較近的亞斯文地區興建。當努比亞土著搭船沿著尼羅河而上,就會看到這壯觀的神廟,四大巨像就是用來震懾努比亞土著,並且趁此宣揚國威。十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作法
神廟旁的小神殿,丸子學雕像的手勢
阿布辛貝神廟側還有座拉美西斯二世為其愛妻所建的神殿,規模較小,門外有6座石像,其中4座為拉美西斯二世,另2尊為他的愛妻妮菲塔莉(Nefertari),可惜此殿未成,愛妻已香消玉殞。
丸子與大刀
神殿的立像
入口的守門員拿了一支生命之鑰,丸子與之合照
丸子要求在雕像下拍照,守門員的表情彷彿在說,小姐你很盧!
丸子環抱拉美西斯大帝的腳,雖說號稱小神殿,但是可是一點都不…
離開阿布辛貝神廟前的留影
丸子背後是納塞湖,藍天碧海
接著來到了採石場
未完成方尖碑
亞斯文在尼羅河的兩岸及河中散佈的許多小島、岩島蘊藏豐富堅硬的紅色花崗岩(RED GRANITE)聞名,所以又被稱為「花崗岩的故鄉」。這裡的採石場自古埃及時代,神廟或是吉薩金字塔的大石頭,都是從這邊採集然後沿著尼羅河運送過去。來到亞斯文採石場,會看到一根巨大的石柱橫在地上。這就是「未完成方尖碑」。
丸子站在方尖碑旁,可看出它的巨大
這個巨大的方尖碑橫臥在採石場中,長41米,重達1267噸,原本是女王哈特舍普蘇特修建的。如果將這個方尖碑豎立起來,它將是全埃及最大的方尖碑。會稱「未完成的方尖碑」是因為方尖碑最頂端出現裂痕,所以不被採用,因為是失敗品所以就被遺落至此。
未完成方尖碑透露了埃及人製作石碑的技術
但也因為有了這個「未完成的方尖碑」,透露了這個石頭切割術的秘密。原來,古埃及人是在石頭之間打上許多圓圓的小洞,然後塞進木條,接著灌水,利用木頭遇水膨脹的力量,切開石頭。方尖碑是法老王獻給神明的獻禮,上面刻滿對神明的歌頌及讚揚法老王偉大的事跡。在古埃及,方尖碑是太陽神拉的象徵,方尖碑的尖點就是太陽神拉發射光線的光源,也等於太陽中心的力量。
這個堅硬的岩石要如何切割,據說是用這一塊塊小岩石沿著線塞進,詳細情形事隔多年,已經忘了。丸子只知當下很欽佩古埃及人的智慧。
在亞斯文水壩與小孩子們合影
遊覽車開到路邊,讓我們取這些細沙作紀念品。據說這裡的沙子質軟觸感好,大家都拿器皿裝沙回去當紀念
丸子也要帶點沙回去
大刀也入境。
取些埃及的土壤,這些沙非常細緻。
接著要搭船到下一個景點:費萊神殿

下船後與一群埃及小孩拍照
費萊神殿是愛西斯Isis女神的神殿
費萊神殿是愛西斯Isis女神的神殿,被公認是最典雅美麗、也最浪漫的神殿。因為費萊神殿並不像路克索、阿布辛貝神殿那般建立於中、新王國時期,而是始建於托勒密王朝,當時希臘羅馬藝術已經漸漸與埃及文明融合,加上希臘羅馬神殿中的廊柱和廣場,其實都深受埃及神殿石柱建築的影響,因此在這裡可以感受到一些羅馬時期的韻味。
拍張照
常看到埃及的石柱柱頭綴飾著分別代表上下埃及的蓮花和蘆葦
這神殿有希臘式美術的影子
擺個帥氣的姿勢
愛西斯女神、還有鷹神的浮雕
在這個神殿還可以看到雕刻著女神臉的柱頭
據說這個女神叫哈特,是鷹神荷魯斯的妻子。鷹神又是這座神殿的主神愛西斯女神的兒子。總之就是…神話中的家譜。
神殿裡有基督教祭壇
神殿裡有個特別的平台,仔細看上面有一個十字架的圖案,是基督教的祭壇,原來這裡曾經被改為基督教的禮拜堂,這些平台是後來基督徒加設的儀式建築。
長方形線條圈內的象形文字浮雕是「埃及豔后」的名字
埃及豔后-克麗奧佩屈拉,托勒密王朝末代女王。與其弟結為夫妻並共同掌理國政,但是因為權力分享的問題導致夫妻不和睦,與埃及權臣敵對。先後與羅馬共和時期獨裁者凱撒、軍閥安東尼交好而豎立自己的權勢,但隨著凱撒被暗殺、安東尼在與屋大維交戰中的兵敗,埃及王朝滅於羅馬。克麗奧佩屈拉的嬌豔成功地征服凱撒、安東尼,但「英雄難過美人關」一語並不適用於即將成為羅馬帝國初代皇帝的屋大維。進退失據的美人不願苟活,選擇自殺以維持其高傲的尊嚴。當年亞歷山大大帝的部下托勒密將軍一手建立的「托勒密王朝」,也隨著美人的香消玉殞而從歷史消失…
十字架兩旁,有長方形線條圈住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文字,凡是有用長方形線條圈住一組象形文字,多半是皇室掌權者的名字。所以這張照片出現了兩位皇室之人的名字。
在這到處可看到被基督徒的破壞行為,石柱浮雕上被刻了十字架圖…
這間石室是基督徒的禮拜堂
其實仔細看,牆壁上、石柱上都可以發現這些十字架圖案,不只這裡,神殿到處都有刻著十字架或是神像的頭被挖空的破壞行為(有一部份是觀光客的破壞)。費萊神殿除了被水淹沒之外,最大的災難就屬過去基督教的破壞(也有人說是阿拉伯統治初期時伊斯蘭教徒的作為,兩種說法各執一方),當時偏激的教徒將這些神祇、法老的浮雕一刀一斧地胡砍亂刺,大肆地破壞。
被刺得一窟窿一窟窿面目全非的浮雕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皆屬於一神教,除了上帝或阿拉,不得有其他祭祀的神。因此屬於多神教的古埃及信仰,被視為異教,異教徒所繪畫、雕刻的神像自然不容於一神教信仰者,所以凡是有臉的有頭的神像或繪畫經常被破壞。
我身後是圖拉真涼亭
圖拉真涼亭堪稱島上最美麗的建築,有著希臘羅馬與埃及混合式的建築風格。
費萊神殿外殿一座極具代表的建築-圖拉真涼亭
此涼亭是羅馬皇帝圖拉真為愛西斯建立的,比起神殿的壯觀,這座希臘式涼亭看起來小巧精緻,由 14 根石柱環繞構成的殿堂,石柱柱頭雕刻象徵埃及的蓮花十分精緻華麗,石柱間中空的設計,在艷陽藍天的輝映下,圖拉真涼亭顯得神采奕奕,彷彿流露出艾西斯女神耀眼迷人的丰采。
石柱柱頭雕刻象徵埃及的蓮花
小女孩知道我要拍她,本來很害羞
但被丸子半哄半騙再加上瞬間快拍,可愛的小女孩入鏡
離開費萊神殿前的留影
遇到可愛的白人小朋友
下午接近傍晚時刻來到亞斯文市中心,可看到街頭景象
正準備搭阿拉伯式風帆船
悠閒輕鬆的暢遊尼羅河畔綠洲景觀
這位是在地領隊,埃及小姑娘。
駕船的人是努比亞人,唱歌演奏樂器讓我們欣賞
還讓我們在帆船上跳舞,幸好帆船很穩,我們在船上唱唱跳跳的,船還是安穩行駛。
這時我們的領隊也引吭高歌,不讓努比亞人專美於前
從船上看河岸的市景
現代亞斯文是埃及最南端的城市和工商業中心。
搭完船準備前往火車站途中的公園
公園裡好多人呀,好多垃圾呀…..
路邊攤販
看到了亞斯文火車站
我們要搭夜臥火車到開羅,月台另一邊停靠的就是夜臥火車
車廂裡,雖然窄也不太舒適,但是體驗無價
晚餐送來了
跟大刀同一車廂
今晚的晚餐
當然大家都吃不習慣,所以領隊沈先生早就替我們想好了,幫我們從台灣帶來泡麵,那晚大多人吃完泡麵就不吃車上的晚餐了。
第七天:凌晨抵達開羅
在火車上睡不好覺,又無法洗澡,所以凌晨到了開羅,領隊就帶我們到附近的旅館洗個澡,吃個早餐。在上遊覽車繼續第七天的行程。
到了吉薩金字塔
開羅近郊的吉薩區是舉世聞名的金字塔故鄉,其中吉薩的三座金字塔及人面獅身像是最完美及最引人注目的,更素有世界七大奇景之譽。三座金字塔中最大的古夫金字塔高137公尺,四周底邊尺長各220 公尺,估計約用2500萬塊切割的石灰石組成,巍峨矗立而又巧奪天工的供遊客見證古埃及文明。
金字塔的巨大,看站在上面的人們就知道了。
奮力爬上金字塔石塊的丸子
丸子拍張紀念照
美好埃及回憶
這幾張照片,丸子胸前多了一條頸飾
埃及小女生好奇地望著我們這些騎駱駝的觀光客
在駱駝上拍照的街景
午餐時間到了,這位婆婆正在幫我們烤燒餅
大刀最愛的烤餅。
跟這個親切的守門阿伯合拍
傍晚時返回開羅
首都的街景
到處林立的看板,這張照片是從下塌的旅館拍的
清真寺內的迴廊的天花板
清真寺內的巴洛克式迴廊
寺內一隅有個金光閃閃的小房間
聽說是穆罕默德‧阿里的墳墓
薩拉丁城上
離開薩拉丁城前留影
回頭抬望壯觀的清真寺

開羅博物館因為有圖坦卡門法老陪葬品,而在世界各大博物館中,有重量級的地位。開羅博物館裡外皆是真品,所以丸子前這個雕像也是真的

導遊是個二十來歲的女生,知識豐富、作風強悍。當她在詳細地介紹埃及景點、遺址、歷史文化,但團員沒用心聽的時候,她可是會發脾氣,所以大家很怕惹她生氣,都很專心聆聽。雖然有點恰北北,但她講的都很有內容,所以在離開埃及時,每位團圓都摟抱著這位跟我們相處八天的小女子(丸子已經忘了她的名字>_<

跟一些已經成為好友的團員合拍

光是這樣子的搬家,也花了將近兩小時XDDD
入埃及記終於完成,可以出埃及記了。